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致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洪涝灾害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华民族与洪水斗争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防洪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洪涝灾害仍然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洪任务仍然艰巨复杂,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书第一章讲述了洪水灾害的分类,洪水灾害的基本特性,洪水灾害的成因、对策、影响及其损失的有关概念,以及我国主要江河的洪水灾害情况;第二章概要总结了我国防洪减灾历程和实践,以及防洪减灾政策与措施选择;第三章介绍了防洪调度限制水位的确定、调度方式的拟定、调度规则的制定以及洪水应急预案的编制;第四章阐述了防洪工程措施调度以及防洪非工程措施调度;第五章介绍了防汛组织机构的构成与责任制度、防汛会商、防汛指挥决策以及抢险指挥;第六章分析了堤防、河道整治工程、穿堤建筑物及凌汛等各类险情抢护原则和方法,堤防堵口技术,以及防汛抢险新技术试验研究等内容;第七章介绍了洪水分析、洪水影响与损失评估、洪水调度技术以及智慧防汛指挥系统。
本书有些材料引自有关院校、生产和科研单位编写的教材和技术资料以及个人发表的论著,编者在此谨致以衷心的谢意!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不断发展,但是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公路和桥梁的管理现状是重视建设而忽视养护。公路桥梁的失养已经是一个影响到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及时对桥梁进行有效的日常养护、维修,对公路桥梁的正常且高效运行是很有意义且必要的。
本书主要以道路桥梁专业、公路与桥梁工程、高速公路路面设计三个方面为出发点,介绍了道路、公路及高速公路的概念,让读者从基本概念、特点、发展等方面更深刻透彻地了解,为桥梁工程的设计、维护养修奠定扎实的基础;并在桥梁的养护管理、检查与评定、桥梁应急处置管理、桥梁的维修与加固、危及桥梁安全的重要病害成因分析、桥梁突发事件处置方案等相关内容上进行重点讲述。讲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易于应用。除此之外,本书还概述了路基施工技术、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路面施工技术、道路工程排水设计、公用设施布置、道路工程附属设施施工、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技术、拱桥与其他桥梁施工技术、桥面系施工技术、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进度管理、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合同与信息管理、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维修加固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参考,亦可供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学习使用。
多年来,生物医学研究者与患者之间存在着隔阂,而这些患者可能从生物医学研究成果中受益。一方面,无数罹患癌症等疾病的患者急切盼望拯救生命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许多重要的基础科学发现缺乏实际应用者。近期涌现的转化医学旨在联结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结果,优化患者治疗,提升疾病预防措施。
转化医学将重要的实验室发现转变为临床应用,通过实验室研究阐释临床疑问,旨在惠及疾病预测、预防、诊断和治疗。转化医学的终极目标是开发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促进临床预后和健康水平。因此,无论对患者还是大众,转化医学是以人为本的医学实践。
中国具有复杂的疾病谱: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仍是中国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常见的慢性病也成为中国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中国的卫生保健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须举全国之力应对挑战。中国正深化改革,促进居民福祉。转化医学的发展将促进疾病控制,有助于解决健康问题。基于此,本书主要对转化医学理念下脑血管病的研究和实践展开了详细且全面的阐述。希望能为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促进我国脑血管病转化医学的发展。
计量工作是支撑经济科技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当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低碳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质量、效益和安全决定着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组织命运的大背景下,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化竞争加剧升级,社会各界对计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对计量工作的定位更加准确,从而进一步夯实了计量工作的基础地位,全方位推动了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进步,计量工作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医疗设备向着多功能、多参数、动态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医疗设备获得准确可靠的临床信息是临床诊疗的重要依据,是保障与提高医疗质量的必备条件。这些医疗设备的临床应用拓展了疾病诊疗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和实现了临床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科技要发展,计量需先行。计量科技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具体表现。在现代医学工程中,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要通过先进的计量测试技术,对临床诊疗、疾病预防、医学科研中使用的医疗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使其各项性能参数准确统一。
从总体上看,计量工作包括管理和技术两大方面诸多层次的活动,具有管理综合、专业性强、过程循环的特点。我国《计量法》的颁布实施,从法律法规、技术保证、行政管理等方面规定了计量工作的国家要求,明确了社会各方的职责和义务,确立了计量技术保证在计量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希望本书的出版和使用,能为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学习掌握计量工作的基本知识、正确应用计量专业技术和方法、提升计量业务素质提供帮助,为相关单位培养合格的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人员,促进计量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机械出现在日常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和科研等各个领域。人们希望机械能够最大限度地代替劳动力,并产出更多、更好的劳动成果。机械产品能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设计是生产产品的第一道工序,是产品具有良好性能的首要保证。要想生产出好的产品,首先要有好的设计。如果设计水平不高,即使有的加工制造能力,也不可能生产出性能良好的机械产品。可见,机械设计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工作,在机械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动着制造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机械产品的国际竞争也日益剧烈,机械产品必须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功能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机械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将日益缩短,对机械产品在质量和品种上的要求将不断提高,这就对机械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我国是世界机械制造大国,机械制造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已进入新阶段,设计者应该拥有全面的机械设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还必须拓展和延伸更深层次的内容。
本书主要阐述了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内容包括机械零件的强度与润滑,机械设计的连接,机械设计的传动,轴与轴承设计,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弹簧设计等。本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新颖,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